> 文章列表 > 黄疸指数偏高的危害(黄疸指数偏高)

黄疸指数偏高的危害(黄疸指数偏高)

黄疸指数偏高的危害(黄疸指数偏高)

大家好,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黄疸指数偏高的危害,黄疸指数偏高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一、黄疸指数偏高是什么意思

最近,很多人问我妈妈:在黄疸指数偏高?发生的事情是黄疸指数偏高严重吗?别急,答案很快揭晓!

北京京科肝泰医院张的专家介绍,其实黄疸指数就是指胆红素的浓度,可以说是黄疸指数的代名词。胆红素其实是红细胞代谢的废物。因此,如果红细胞受到过多的破坏,就会产生过多的胆红素,导致黄疸指数偏高,从而表现出全身发黄、眼睛发黄和尿液发黄等症状。成人黄疸指数小于17.1umol,儿童小于15mg/dL。

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,临床表现为血液中胆红素增加,导致巩膜、皮肤、粘膜等组织和体液出现黄色染色。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在17.1 ~ 34.2 umol (1 ~ 2 mg/d1)时,肉眼看不到黄疸者称为隐性黄疸。如果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.2umol/L(2mg/d1),则为显性黄疸。

二、黄疸指数为什么会偏高

很多妈妈会觉得很奇怪,知道自己对宝宝照顾的无微不至,但是为什么宝宝的黄疸指数偏高?宝妈们很想知道其中的“秘密”,以防以后的生活中发生同样的事情。接下来妈妈网百科就给你分析一下黄疸指数高的原因。

黄疸指数偏高:的原因

1.由红细胞破坏增加和胆红素产生过多引起的溶血性黄疸。

2.肝细胞病变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。

3.肝内或肝外胆管系统的机械性梗阻影响胆红素的排泄,导致梗阻性黄疸。

4.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的某些先天性缺陷,无法完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而引起的。

三、黄疸指数偏高的症状

皮肤发黄是黄疸指数偏高最重要的特征。那么,除了皮肤发黄,黄疸指数偏高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呢?

1.皮肤、巩膜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。黄疸加深时,尿、痰、泪、汗也染黄,唾液一般不变色。

2.尿液和粪便的颜色会发生变化。

3、消化道症状,常出现腹胀、腹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或便秘等症状。

4.胆石症的主要症状有:皮肤瘙痒、心动过缓、腹胀、脂肪排出、夜盲、乏力、精神萎靡、头痛。

四、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

新生儿不同于成年人,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,身体的所有器官都是脆弱的。新生的黄疸指数偏高应该得到更仔细的治疗和照顾。网百科将与你分享当新生的黄疸指数偏高!时,马宝应该做些什么

当新生儿在黄疸指数偏高,时,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护理措施:

1.早期频繁喂食:

新生儿出生后,应在手术室进行5分钟的吸吮和接触。进入母婴室后,要在护士的帮助下补上30分钟的早期吸吮和接触。按需哺乳,最大间隔不超过3小时。

早期护理可以改善新生儿喂养,促进肠道蠕动和粪便中胆红素的排泄,减少黄疸光疗的机会,降低胆红素水平。

2.加入糖水:

如果黄疸指数& gt出生后24小时测得9mmol/L,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加入葡萄糖水,增加新生儿排尿次数,以利于尿中胆红素的排泄。

3.新生儿游泳:

出生后24小时的新生儿一般在喂奶后1小时使用专用游泳圈,在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看护下,每天早晨游泳(水温38),每次10 ~ 15分钟。

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胃肠激素和胃泌素,增加胰岛素释放,增加食欲。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多,肠道蠕动加强,排便多,有利于胎粪的早期排出,从而减轻新生儿黄疸。

4.新生儿抚触:

抚触就是用双手有条不紊地按摩新生儿各个部位的皮肤。出生24小时后,新生儿可以开始触摸皮肤。可以在洗澡、游泳后、午睡或晚上睡觉前、哺乳期间、新生儿不饿或不激动时进行。

新生儿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,从而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,增加婴儿喂养,促进食物消化吸收,促进胎粪排泄。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,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。

当婴儿在黄疸指数偏高,的家里时,爸爸妈妈这样关心:

其实上面列举的医护人员常用的护理措施中,除了游泳是普通家庭,其他家长都可以效仿。早喂勤喂,加糖水,这些简单的事情就不用说了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抚摸宝宝有讲究的方法。住院期间家长最好向护士姐姐学习。

另外,宝宝从医院回家后,家里的光线不要太暗。不要把窗帘拉得太紧。白天宝宝靠近窗户的自然光,电灯不能开。

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,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越来越黄,精神及胃口都不好,或者体温不稳、嗜睡、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,都要去医院检查。

五、成年人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

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,而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,是肝功能不全的一种重要的病理变化,尤其多见于肝脏、胆系,其他如某些血液系统疾病、胰腺疾病、产科疾病、新生儿疾病(先天性黄疸)等也可出现黄疸。成年人黄疸指数偏高怎么办?

1、如考虑黄疸系溶血所致,则应积极消除引起溶血的病因。溶血严重者可适当输血治疗。

2、若黄疸系肝细胞变性、坏死所致者,应积极进行护肝治疗,但由于多种护肝药的疗效并不确切,故只需选用1~2种,而不应使用过多的护肝药,否则还会加重肝脏的生理负担;如系中毒性肝炎所致,则可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,以加速肝细胞的解毒功能。甘利欣、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是目前常用的减轻黄疸的药物。某些中药如苦参或苦黄等药物均有消炎、利胆及降黄作用,可酌情使用。

3、如已明确肝外梗阻性黄疸系因胆道结石所致,则应及时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或行外科手术治疗;如系癌性梗阻或胆管外新生物压迫所致者,应早期行手术治疗。无手术治疗适应证时,为减轻症状,可行十二指肠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,或经十二指肠乳头放置引流管、或经皮肝内扩张胆管穿刺置入导管引流胆汁术。

4、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,除可应用强地松或强地松龙或苯巴比妥、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外,如疗效不理想,还可选用或加用。

(1)S-腺苷蛋氨酸(S-adenosylmethionine,SAMe):商品名为思美泰。SAMe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衍生物,在肝细胞的转甲基化中起重要作用。膜磷脂SAMe依赖性甲基化可恢复肝脏膜结构的流动性和Na-K-ATP酶的活性,从而有利于加快胆汁酸的转运与排泄。由于肝病时内源性SAMe合成减少,因此补充外源性SAMe对肝内胆汁淤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其常用剂量为1600mg,有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剂型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