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ISA的原理
ELISA(酶联免疫吸附试验)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,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1. 固相化 :将特定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,如微孔板或磁珠。
2. 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:使用酶(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)标记抗原或抗体,以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和酶活性。
3. 样本反应 :将待测样本(含有待检测的抗体或抗原)加入含有固定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中,进行反应。
4. 洗涤 :通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样本和其他杂质,只留下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抗原或抗体。
5. 酶标抗原或抗体的加入 :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,与固相上的抗原或抗体结合。
6. 底物反应 :加入酶反应的底物,底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有色产物。
7. 结果检测 :通过检测产物的颜色深浅来定量分析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。
ELISA方法结合了酶化学反应的高敏感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,使得该技术既敏感又特异,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,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、抗体和其他生物分子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ELISA试验中常用哪些酶作为标记?
ELISA试验的固相载体有哪些类型?
如何通过ELISA试验检测特定抗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