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龙抬头什么意思(龙抬头禁忌)

龙抬头什么意思(龙抬头禁忌)

龙抬头什么意思(龙抬头禁忌)

大家好,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龙抬头什么意思,龙抬头禁忌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女婚后,忌在娘家过二月二

2女不得在娘家分娩。

3、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、“回头”和寡妇。

4、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。

5、走亲访友、看望病人忌初一、十五,下午不探望病人。

6、商店忌说“关门”,晚上关门叫“靠门”。

7、造房木材忌用桑木(“桑”谐音“丧”)、槐木(“槐”谐音“坏”)。

8、为人贺喜忌穿白鞋,忌扎白腿带或白腰带。父母死后,一月之内不能为人贺喜。

9、渔民或船户忌说“翻过来”,称“滑过来”。

10、忌说“吃醋”,叫“用忌讳”。

11、春节下饺子忌说“破哩”,叫“挣哩”。

12、到茶馆打水忌说“白开”,叫“白水”。

13、肩挑小贩忌迈扁担(因“迈”谐音“卖”)。

14、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,不得担空桶入门,应一手提空桶,一手拿扁担,或挑担水送去。

15、借用熬中草药的铫子,送还时须押上点食品。有的地区不准送还,等用者来取。

16、给客人倒茶、斟酒,壶嘴不能朝向客人。

17、向陌生人问路,不得尊称“大哥”。

18、进行交易忌说“买相应”。

19、中年人忌说41岁,百岁老人忌说“百岁”。

20、兄与娣忌诙谐,忌以别人的姐妹为笑料。

21、结婚忌遇出殡。

22、吃饭忌面向人背,忌背朝锅台、饭桌。

23、有舅父在世,忌正月剃头。

龙抬头来历:

1.臧月(二月二)又被称为“春耕节”、“农事节”、“春龙节”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龙抬头是每年,农历二月初二,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,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。庆祝“龙头节”,以示敬龙祈雨,让老天保佑丰收。二月二,传说是尧王的诞辰。在南方,如客家地区等,是土地公公的生日,称“土地诞”,为给土地公公“暖寿”,有的地方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: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,到土地庙烧香祭祀,敲锣鼓,放鞭炮。同时,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、理发(剪“龙头”)的习俗。

2.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,伏羲“重农桑,务耕田”,每年二月初二“皇娘送饭,御驾亲耕”。到周武王时,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,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。

3.清时期把这天称之为“龙抬头”的日子,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“惊蛰”节气前后。蛇、蚯蚓、青蛙等很多动物,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,这便是“入蛰”了。等到了二月二前后,天气渐暖,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,因此这节令名为“惊蛰”。龙抬头其实是,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,中的苍龙七宿,从地平线渐渐升起,龙的头是角宿。二月初二前后,春回大地,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,期望着丰收。这就是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说法。并且,龙抬头也预示著阳气自地底而出,所以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,所以对应节气惊蛰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